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津派文化研究融入思政课教学集体备课会

发布时间:2025-11-04浏览:10

112日,马克思主义学院成功举办“泮湖星火·前沿论坛”第二期活动。天津市各高校“概论”课教师代表、大中小学一体化共建单位教师代表、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师生近200人线上参加会议,学院副院长高德罡主持会议。

本次活动特邀天津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任吉东研究员,作题为《津派文化的渊源流变和形态特质》的专题报告。任吉东系统阐释了“四个以文”蕴含的文化传承发展理论内涵,从河海通津、畿辅门户、五方杂处、社会生活、时代精神等角度剖析了津派文化的生成基础和养成机制,介绍了津派文化的各类形态及与其对应的精神特质,并就如何履行弘扬津派文化的时代责任问题,为思政课教学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报告内容丰富、逻辑清晰,既有宏观政策的准确把握,也有历史细节的绵密支撑,对津派文化进行了从古到今、由表及里、知行合一的全景式阐释,展现了在津派文化研究领域的前沿成果。

交流环节,天津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黄知伟从情、史、理、论、行五个维度,分享在津派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的深入思考。天津城建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吉瑞霞老师,介绍了如何在实践教学中挖掘津派文化元素,加强红色文化育人的具体做法。

最后,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杨永利总结指出,思政课教师要把津派文化研究成果作为构建具有地域特色课程内容的重要支撑,讲好新时代伟大变革中的天津故事,培养学生知天津、爱天津、建设天津的深厚情怀,为推动天津高质量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讲座在学院教师中引起热烈反响。与会教师一致认为,本次讲座是一次宝贵的学习交流机会,将以此次讲座为契机,持续加强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深入学习与研究,不断提升理论素养和教学科研能力。

(审稿:马克思主义学院 聂丽琴 编辑:党委宣传部 张莘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