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讲好新时代伟大成就中
开创思政课建设新局面
刘 静
202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为内容支撑”。学习贯彻好这一重要指示,必须充分认识讲好新时代伟大成就对推动思政课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意义,扎实践行把思政课的道理“讲深讲透讲活”的重要要求,不断开创思政课建设新局面。
一、新时代伟大成就为思政课提供了丰厚滋养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新局面,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新的伟大成就。这些伟大成就为思政教育内涵式发展提供了丰厚滋养。
一是指明正确方向。“举什么旗、走什么路”,是思政课必须回答的首要问题。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为思政课指明了正确政治方向。讲好新时代伟大成就,引导青少年认清人类社会发展大势与历史规律、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的发展主题与历史脉络、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伟大成就与历史进程,是思政课的重要教学内容。二是提供科学指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在新时代取得的重大创新理论成果。这一思想既在宏观上为建设具有强大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举旗领航,又在微观上为思政课把脉定向,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断。这些重要论断阐明了思政课的政治属性和职能属性,既是规律性认识和经验性总结,又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科学指引。三是加强规范保障。新时代确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为思政课人才培养提供根本制度保障。与此同时,党中央和相关部门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等文件,对思政课教学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等作出明确规定,思政课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不断提升。四是凝聚精神力量。新时代以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思政课立德树人提供传统美德滋养,注入优秀文化基因。思政课必须从新时代文化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中汲取精神力量,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凝聚更多青少年力量。
二、讲好新时代伟大成就有利于增强青少年“四个自信”
讲好新时代伟大成就,有利于使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建立在更为坚实的基础之上,更加笃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一是坚定道路自信。讲好新时代伟大成就,有利于教育引导青少年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牢固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二是坚定理论自信。讲好新时代伟大成就,有利于教育引导青少年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真理性,帮助青少年掌握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学会在各种思潮交融交锋中把握主流,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信念。三是坚定制度自信。新时代取得的伟大成就,充分展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越性。讲好新时代伟大成就,有利于青少年深刻理解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推动当代中国不断发展、稳步向前的根本制度保障,不断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认同。四是坚定文化自信。讲好新时代伟大成就,有助于青少年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以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探寻文化根脉、汲取文化养分,时刻铭记自己的文化使命,以坚定的文化自信谱写人生的绚烂篇章。
三、在讲好讲活新时代伟大成就中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
只有紧扣新时代新征程教育使命,才能在讲好新时代伟大成就中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
一要融通国际与国内。我国同世界的联系日趋紧密,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面对世界,走向世界。这就需要我们拓展国际视野和本土视角,连接中外、双向融通,利用国内外的事实、案例、素材,在国际视野和历史视野的纵横比较中把思政课讲透,在世情、国情、党情的时代课题中把思政课讲活,在国内外形势、党和国家工作任务的重大变化中把思政课讲新。二要贯通历史与现实。讲好思政课,必须坚持唯物史观,善用历史思维,通过生动、深入、具体的纵横比较,讲好讲活新时代伟大成就的发展脉络,讲深讲透“中国之治”背后的制度密码,讲清讲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之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之理,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思考探究伟大成就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同时,处理好历史与现实的辩证关系,引导学生以历史观照现实,不断强化历史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三要统一理论与实践。将宏大叙事与微观叙事相结合,让“高大上”的理论“接地气”,以伟大成就之“实”弥补理论道理之“虚”,引导青少年感悟党的创新理论的实践伟力。以“大思政课”拓展全面育人新格局,联系新时代发展实际,推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促进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协同育人。牢固树立“以德育引领美育、以美育赋能德育”的理念,切实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感染力。四要衔接总结与反思。要练就不怕问、怕不问的能力本领,从一个问题切入,把一个问题讲深,推动思政课教学实效切实符合党和国家期望、社会期盼、学生期待。要增加对现实问题的学理分析,直面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旗帜鲜明进行剖析和批判,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增强思政课教学的思想性、理论性和启发性。
(作者为天津工业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天津工业大学基地研究员,本文为天津市教育科学规划项目HIE210394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