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9日,理学部学术报告会在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A301报告厅举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讲席教授,安徽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校长,教育部重大人才工程项目入选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熊宇杰教授应邀作题为《基于人工光合细胞的物质转化系统定制》的专题报告。报告由副校长李越教授主持。
报告中,熊宇杰教授围绕“人工光合细胞”这一前沿课题展开深入讲解。他指出,物质转化是支撑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而如何将人工材料的高效捕光性能与生物基元的特异性转化能力相结合,是实现高效物质转化的核心挑战。熊宇杰教授详细介绍了其团队通过跨学科协同研究,在膜蛋白编辑、界面分子工程和材料设计等方面取得的突破性进展。通过构建半人工和全人工光合细胞,团队成功实现了物质转化系统的功能定制,为未来清洁能源和绿色化学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报告结束后,熊宇杰教授与在场师生进行了互动交流。多位青年教师和研究生就人工光合细胞的实际应用、技术瓶颈等问题踊跃提问,熊教授一一给予了专业且细致的解答。现场学术氛围浓厚,讨论深入。
李越在总结讲话中指出,熊宇杰教授在仿生催化领域的研究具有国际影响力,他的报告展现了中国科学家在人工光合领域的前沿探索和卓越成就,为破解能源与环境领域的重大科学问题提供了创新思路,不仅是一场高水平的学术展示,更是推动学科交叉融合、促进创新人才培养的生动体现。学校要持续搭建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深化与国内顶尖科研团队的合作,共同为服务国家“双碳”战略、建设科技强国贡献智慧和力量。
物理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等学科的百余名师生聆听了学术报告。
(审稿: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成玲 编辑:党委宣传部 柳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