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天津总站推出《古津博谈二十四节气》第四季《青春四季》,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与现代科技迅猛发展的双向奔赴。如今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课程走入高校、职业院校以及中小学,让这些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用年轻的视角、创新的手段、用自信与担当焕发新的活力。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天津工业大学,去认识一群充满创意与活力的学生们。在这里,您将欣赏到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理念的巧妙融合,领略艺术与创意碰撞出的独特魅力。
春分节气的含义是昼夜均分,寒暑相平,标志着春季进入中段,大自然的生机愈发蓬勃。从气候的角度看,它也是气温逐渐升高的重要转折点,天气趋于稳定,寒意渐退,暖意渐浓,万物在和煦的阳光下加速生长,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春分时节,春风拂面,桃红柳绿,一切生机勃勃。天津工业大学艺术学院表演专业的同学们,上演了一场春分主题的春日大秀。
秀场服装的设计者,正是天津工业大学艺术学院设计专业的学生们。他们以春分节气为灵感,把这组服装取名为《花信折半》,解释为古语“春分三候,一候海棠,二候梨花,三候木兰”,花期过半时绽放。明快、跳跃的色彩,传统、繁复的纹样,再点缀一些春日的意象,同学们努力裁剪出春天的明媚与生机。
天津工业大学艺术学院设计专业开设了设计理论与工艺实践等课程。老师还指导同学们,复原文学与绘画作品中记载的中国传统服装制式,也在传承中,努力把属于现代的流行元素赋予它们。同学们把传统审美与现代艺术相结合,代表学校参加中国国际大学生时装周,也获得了全国大学生纺织非遗创新设计大赛等各级各类奖项。老师和同学们共同努力,让更多人在日常的衣着中,穿出中国人的精神和自信。
今津乐道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正是落英缤纷、繁花似锦的赏花佳季。天津北运河两岸的桃花堤热闹非凡,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桃花盛景。市民与游客纷至沓来,踏青赏花,尽情感受着春日的蓬勃生机与无限魅力。
在天津市红桥区,全长1.3公里的桃花堤宛如一条粉红色的丝带,化作花的海洋。从空中俯瞰,曲折蜿蜒的桃花堤仿佛披上了一层绚丽的粉红霞装。在这片花海之下,众多游人穿梭其间,赏景踏春。远远望去,花与人相映成趣,恰似一幅绝美的画卷,花在人上,人在画中,令人陶醉。
除了令人沉醉的春日美景,一系列围绕桃花的主题活动也精彩纷呈,陆续展开。游客们既能目睹艺术家们联袂合作,精心绘就一幅栩栩如生的春日咏桃图,还能欣赏到“十二花神”的古装表演,仿佛穿越时空,邂逅了一场古典与现代交融的视觉盛宴。此外,游客们还能选择为孩子画上一个桃花仿妆,增添一份春日的灵动与俏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