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下午,应材料学院之邀,清华大学王保国教授、北京化工大学张卫东教授在材料学院6A-108分别作了题为“全钒液流电池储能装备与材料研究”和“催化膜反应器及其应用研究”的学术报告。材料学院、环化学院和纺织学部等单位200余位师生参加。报告会由材料学院副院长李振环老师主持。
会上,王保国教授首先围绕电化学的发展历程、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和前景以及作为新能源储能设备的钒电池产业等方面的内容作了详细介绍。随后重点介绍了其课题组近年来在全钒液流电池所需的质子传导膜制备等应用方面取得的进展。他认为,我国钒矿资源丰富,从事钒电池产业化具有一定的优势。接着,北京化工大学张卫东教授就膜技术在21世纪化工、生物、医药领域的重要作用作了讲解。并重点介绍了耦合反应-分离技术于一体的膜反应器技术的应用。他指出,通常化学反应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能耗用于产物分离和纯化。利用膜反应器的反应-分离功能选择性地分离小分子副产物,降低产物浓度,减少逆反应甚至抑制逆反应,增大化学平衡,实现平衡的正向移动,最终大大提高反应效率和降低分离纯化的难度。报告会引起了参会师生的极大兴趣,参会师生纷纷表示受益匪浅。会上,王保国教授、张卫东教授还与参会师生进行了广泛的交流。
王保国教授,现任清华大学液流电池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1987年、1993年分获清华大学学士、硕士学位,2000年获日本东京大学博士学位;2001年7月-2002年9月,作为日本JST的外籍研究员,在日本东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从事燃料电池和高分子膜材料领域的研究;2007年7月-2008年8月,美国哈佛大学访问学者。目前主要从事膜分离材料和电化学工程交叉领域研究,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张卫东教授,1986-1996年获清华大学学士、博士学位,1996-1999年在日本东京大学化学系统工程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现主要从事膜分离、萃取、精馏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编辑:宣传部 谢光勇)